苏联男篮的恐美症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苏联男篮的恐美症真不是编出来的
看完电影《慕尼黑》后,一些篮球迷很难认同电影前半段渲染的“苏联篮球恐惧症”。原因在于,在1972年之前的近10年时间里,苏联在面对美国时虽然胜少败多,但比分差距似乎并不是很大。经常会输一两分。仅在1964年奥运会上就以14分之差落败。但与冷战时期其他领域的竞争不同,在苏美男篮争霸中,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FIBA长期以来不允许NBA这个商业联盟的职业球员参加比赛。奥运会和男篮世锦赛,美国队均无法派出最强阵容出战。
尽管美国国奥队的大学球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而且大部分后来都成为了NBA球员,但他们的实力仍然无法与现役NBA球员相比。还要看到的是,篮球世锦赛(后更名为世界杯)早已逊色于奥运会,这让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世锦赛阵容更加不值钱。
1972年奥运会上,即使没有比尔·沃顿和J博士这两位本来可以代表美国队参赛的大学巨星,美国男篮的实力仍然很强。图中5号是道格·科林斯,1973年NBA选秀状元秀。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现实中,他都给苏联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970年世锦赛,大部分球员连NBA正式比赛都打不了的“美国旅游队”却能以三分击败苏联队;然后面对一支全是当时美国大学篮球领头羊的球员的球队,这两名球员后来进入了NBA。还在和1970年球队一起备战1972年奥运会的苏联队,为了渲染气氛、吸引观众,在影片中摆出了夸张的“恐美症”姿势。你可以理解的。但编造苏联国手输给美国街球运动员的故事,实在是对职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误解。
另外,在那个时代的篮球比赛中,“得巨人者得天下”可谓是处处如此。 1972年的美国队,不仅有影片中突出的黑人主力中锋——身高208厘米、体力惊人的德怀特·琼斯,还有替补席上身高超过211厘米的汤米·布吉。勒森和汤姆·麦克米兰是两位后来进入NBA的白人权力中锋。相比之下,当时苏联的主力中锋——身高207厘米、近视的7号扎尔(扎尔穆哈维多夫)和身高205厘米的14号亚历山大·别洛夫——明显矮一些;队内唯一最高的12号科瓦连科身高超过210cm,体力不够,出场时间不多。这就决定了苏联必须采取以速度制霸制高点的策略,进一步加大了获胜的难度——对于一部英雄题材的电影来说,对手是极其微弱的。
虽然后来苏联男篮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再次击败了美国队,其中包括NBA选秀状元曼宁和后来成为NBA巨星的大卫罗宾逊。大富翁,这个意义是无法用后来的辉煌胜利来取代的(而且为复赛拍电影似乎太刻意了)——当然,1988年不拍戏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后面会提到。 。
当时正值巅峰的苏联男篮几乎全场领先,压制对手。毫无争议地以82-76击败美国队,随后在决赛中以76-63击败南斯拉夫队,再夺一枚金牌。
他差点让苏联上尉成为叛徒,这比胡编乱造要好。
南斯拉夫男篮拥有多名后来进入NBA的球员,实力非常强大。在世锦赛和奥运会(包括汉城奥运会小组赛)中多次击败苏联。就连美国队也在世锦赛上输给了他们。一支明星云集的团队。南斯拉夫解体前后篮球界的悲剧,不可避免地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库科奇、彼得罗维奇、拉德加和迪瓦茨都是NBA中家喻户晓的名字。从并肩作战的战友到生老病死的悲剧,他们始终影响着如今NBA的努尔基奇和约。厨房。
也许是影片主创团队对斯拉夫民族所经历的悲剧印象太深刻;也许他们对立陶宛人马修利奥尼斯、库廷奈蒂斯和萨博尼斯(1988年奥运会苏联队场均得分前三名)印象深刻。 )没有为苏联参加19年的1990年世锦赛,导致苏联在决赛中复仇南斯拉夫的故事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或许这就是他们选择在拍摄的重要原因1972 年而不是 1988 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得不刻意表现出1972年苏联队的矛盾情绪。
事实上,这支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立陶宛人、白俄罗斯人和哈萨克斯坦人组成的球队并没有那么多歪门邪道。
比如影片中英俊的5号小前锋立陶宛人保劳斯卡斯,被描述为一个怨恨的队友,憎恨其他族裔,尤其是俄罗斯人(除了钦佩球队的灵魂之外,10号谢尔除了盖伊·贝洛夫)之后,他还欺负球队新成员萨沙等人,还差点趁着奥运会投奔德国,但良心终于发现了。然而实际上俄罗斯男篮奥运,他在1965年入选国家队俄罗斯男篮奥运,并于同年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欧洲锦标赛MVP(最有价值球员)。他从1969年起担任苏联男篮队长,直到1974年夺得世锦赛冠军为止,以非常出色的履历从国家队退役。
退役后,保劳斯卡斯一直担任苏联男篮青年队主教练。苏联解体后,他在立陶宛和俄罗斯从事青少年篮球教育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才,至今仍健在。这样一位将一生奉献给苏联和俄罗斯、利比里亚篮球事业的老人,晚年差点成为影视作品中的叛徒。笔者只能说,为了在电影中塑造一个反派,找一个来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人作为叛徒,无疑是最容易被当前斯拉夫沙文主义俄罗斯观众接受的事情。
不过,在接受采访时,这位现居立陶宛家乡的老人对影片中这些人为的情节一笑置之,态度十分豁达。
事实上,当我看到保卢斯卡斯在影片中严重扭曲的情节时,我并没有太惊讶。因为当影片开头透露主教练姓加兰的时候,我就已经一头雾水了——作为一个篮球迷,我之前对苏联男篮有所了解,至少我知道他们两个著名的球员。当年的球员。教练是戈梅尔斯基和康德拉辛。所以虽然我不会说俄语,但我也想不通怎么能被翻译成——影片中出现的其他苏联球员的名字,以及前教练戈梅尔斯基的名字都是真名。
离开影院后查资料发现,这是因为康德拉辛的遗孀在看到电影剧本后,对涉及已故丈夫的情节非常不满,认为剧本严重歪曲了历史(例如,他们的孩子没有有计划出国治疗等),向剧组强烈抗议,才发生了这次改名事件。就连带队夺冠的主教练也被如此解构,影片中其他不符合历史的情节都可以打着“艺术需要”的旗号,以“不制造矛盾”的方式公然出现。矛盾”。尽管片方声称考虑到了现代观众的接受程度,但我对这些情节还是持保留态度。
且不说各种空中接力甚至砸篮板,在影片发生的1971-1972年间,扣篮在美国大学篮球联盟中仍然是不允许的,直到1976年才恢复
真相与谎言的背后,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花费大量精力“还原历史”的电影团队想必比我更了解这段历史。我们之所以选择这种真真假假的改编方式,是为了充分激发大多数不查历史细节的观众的情感,减少不必要的思考,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跟随电影前进。人物们一起前行,最终在经典长镜头记录下的杀手瞬间与他们一起释放。
而那个镜头只是影片中俄罗斯电影艺术的一个小展示。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充分展现了篮球运动乃至这项运动本身的美。说两个非比赛场景。在体操训练场主教练使用蹦床训练运动员空中意识的片段中,影片用不同角度的慢动作捕捉运动员在空中的伸展姿势、持球或投篮;在佐治亚州乡村的野外训练中,一开始球员们并肩站立,面朝阳光,脸部特写显示出紧张甚至害羞。随着教练一声令下,正在奔跑的队员们的表情顿时放松下来。在悠扬的音乐下,镜头拉近拉远,让观众观看这一幕。我也感到情绪得到了片刻的释放。
这种给观众带来的情感同步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要成功地展现这些内容,仅仅依靠镜头语言的运用是不够的。这也对演员的体能训练和篮球基本功训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当大多数观众不觉得演员的行为与角色脱节时,导演带给观众的效果就达到了:即使有电影中表现出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无论现实中是否真实存在) ),它们仍然无法更改。篮球的美丽无法改变运动的纯粹之美。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上映的版本虽然比原版删减了13分钟,但影片的精髓仍然基本保留。然而,当片尾播放片尾字幕时,原屏右上角继续播放苏联/俄罗斯国奥队体操、撑竿跳高、冰球、花样滑冰等强项项目的精彩片段,直到影片结束。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不过俄罗斯男篮奥运,这一段向从苏联时代到俄罗斯时代的所有体育人致敬,国内版本却只以1972年苏联男篮运动员的真实训练场景结束,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作为球迷,我也很欣赏电影成功展现了篮球比赛中获胜球队的共性——如何处理强大的个人与强大的集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原著电影《飞屋环游记》的作者,谢尔盖·别洛夫曾是苏联男篮的核心球员。他篮球技术精湛,但仍主动多练习,极其自律。事实上,谢尔盖·别洛夫确实是一个冷酷严厉的人物。爱玩的玩家和爱玩的玩家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影片在中国上映时,删减了很多片段。这段对话以及立陶宛人保劳斯卡斯酒后向俄罗斯队友发脾气的一段内容被删除。
主要打得分后卫899体育吧,面对多名对手时很少传球。当面对想要改变球队打法的主教练时,他说,“永远不会有一支球队只有你这样的球员。” “你有麻烦了。”他面无表情地说。但在与教练和队友一起经历了悲欢离合后,谢尔盖·别洛夫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发自内心地说:
本场比赛,谢尔盖拿下全场最高的20分(苏联队第二高分也只有8分),而美国队最高分也只有9分。
强大的个人和强大的集体的共存不可能通过绝对的平均主义来实现。只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起来的集体里,才会有敢于啃硬骨头、甘当绿叶的人,才会有不顾个人资料,甘愿做绿叶的人,才会有敢于做绿叶的人。像谢尔盖这样的实力派球员有机会专注于一切并充分发挥。而当队伍中的强点不止一个,并且轮流发威时,对手就更难针对他们了。这样的一组自然不会缺少胜利。
1974年世锦赛,凭借首次入选国家队的25岁乌克兰射手萨尔尼科夫的神奇表现,他14投全中,拿下38分。仍然由康德拉辛领衔的苏联队以105比94再次击败美国队(受奥运会失利影响,参加本届世锦赛的美国队最终联手卢卡斯二世等几位高水平大学球员,被不再是“旅行队”)并获得冠军。在那届世锦赛的场均积分排名中,几乎每场比赛都有不同“得分王”的苏联队,没有人进入前十,包括萨尔尼科夫本人。
多余的话:最后的结局
1976年奥运会,康德拉申再次率领国家队出战。他们小组赛五场比赛全部获胜,但在半决赛中以5分之差输给了老对手南斯拉夫(亚历山大·别洛夫得到18分和8次助攻,均为苏联队)。队中最高),错过了再次与美国队比赛的机会。随着同年11月爱徒亚历山大·别洛夫的英年早逝(但他在1972年奥运会上完全健康,与影片情节不同),遭受重创的康德拉辛从国家队退役。传奇教练戈梅尔斯基回归执教。
1978年世锦赛和1980年奥运会,苏联连续两次在加时赛输给南斯拉夫。尽管36岁老将谢尔盖·别洛夫在上一场奥运会上再次像孩子一样拿下全队最高的20分,但他仍然不得不遗憾退役。至此,1972年“击败慕尼黑”的球队全部退出苏联国家队。
但顽强的戈梅尔斯基和苏联队终于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一代球员的成长。 1982年世锦赛,完成新旧过渡的苏联队不仅实现了对南斯拉夫的复仇,还在决赛中以1分的微弱优势击败了美国队;随着“立陶宛军团”的崛起,1988年奥运会上苏联男篮终于达到了巅峰。然而,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后,这一高峰不幸先于苏联本身结束。
1988年奥运会苏联男篮的球衣(11号萨博尼斯、7号马蒂厄·莱昂尼斯)的背面仍然只有CCCP。美国队球衣的背面印有球员的姓氏。
1988年奥运会苏美男篮大战的最后时刻,注意当时美国解说员的言论:“看来苏联又要干了……”在全场的欢呼声中美国队填满了首尔体育场,苏联队获得了最后的胜利。